新妆真美!卫星航拍“闪图”带你看九寨沟变化有多大
2019年9月27日
 

2017年8月8日,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.0级地震,造成九寨沟景区内部分景点和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。

经过两年多的自然修复及灾后恢复重建,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当天,震后重生的九寨沟再次开放。

历经两年重建,九寨沟景区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风采,85%的区域已具备重新对外开放条件。根据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公布的开放方案,恢复重建期间九寨沟对外开放有“限区域、限流量、限时段、限方式”的特点。九寨沟开放区域为扎如沟的扎如寺、日则沟的诺日朗至五花海段景点、树正沟(火花海除外)和则查洼沟,游客采取乘车和步行相结合方式游览。

两年不见,九寨沟昨日的伤痕你可还记得?昔日的人间天堂又会以什么样的新妆与游客见面?

此次,新华社与国星宇航合作的“空天地人融媒实验室”利用“闪图”(闪图,是在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“时空图”引擎上开发的一款全新视觉交互产品),首次发布九寨沟双时空对比影像,滑动手指,一起来看看九寨沟的“旧伤”与“新妆”。

地震前,老虎海湛蓝澄澈,水波如粼,周边绿树繁茂,生机盎然。地震后,老虎海西侧山体大面积滑坡,受余震影响,崩塌连续发生,致老虎海旁公路中断。

九寨沟景区老虎海震前(左)/震后6天(右)卫星闪图

地震前,火花海水掩映在翠绿之中,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。地震后,由于岩石崩裂和垮塌,火花海形成了堰塞湖,并产生决口,水体严重流失,大面积湖底裸露在外。

九寨沟景区火花海震前(左)/震后6天(右)卫星闪图

地震前,扎如沟是九寨沟一条独特的风景线,极具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。地震后,这里前后约1公里垮塌,村寨房屋不同程度损坏,同时伴有水体流失的情况。

九寨沟景区扎如沟震前(左)/震后6天(右)卫星闪图

2017年8月14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震后的五花海,湖边山体出现了塌方,林中小屋受损,湖中漂浮着大量落叶;2019年9月23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五花海,道路和林中的木屋整修一新,湖水干净澄澈。

九寨沟景区五花海航拍闪图 — 震后与修复后的实景对比
(左图拍摄于2017年8月14日,右图拍摄于2019年9月23日)

2017年8月14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震后的诺日朗瀑布,瀑布出现了大面积的垮塌,水流只剩一股;2019年9月23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诺日朗瀑布,波澜壮阔的水流再次自诺日朗群海奔涌而来,再次恢复了过去雄伟壮观的景象。

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航拍闪图 — 震后与修复后的实景对比
(左图拍摄于2017年8月14日,右图拍摄于2019年9月23日)

2017年8月14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震后的镜海,湖边多处山体塌方,道路中断;2019年9月23日新华社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的镜海,山体已经得到修复,湖面在烟雨中再现了“鱼在云中游,鸟在水中飞”的景色。

九寨沟景区镜海航拍闪图 — 震后与修复后的实景对比
(左图拍摄于2017年8月14日,右图拍摄于2019年9月23日)